20150331

這個城市如此燦爛 / 4首MV的台北故事


台北最不缺離鄉背井之人

「我要去台北奮鬥,聽說在那裡什麼都好,
朋友笑我是愛做白日夢的憨子,不管如何路是自己走。」
1990年台灣的城鄉差距尚大,台北在林強的「向前走」裡,是一塊閃閃發光的寶地,年輕人來此仿佛什麼爛生意都做得起來,什麼大風大浪都足以見識,有朝一日還要衣錦還鄉。
朝新疆域開拓的興奮與渴望,自幼就種在我心底,兒時雖不住台北,因掃墓一年會來兩次,對台北的最直接的印象是「有很厲害的雙排大馬路,而且滿滿的都是大樹」,當時還許了一個幼稚的願望:「以後要來這種大樹馬路上班。」幸運的是,現在每天工作時一向外望,就是仁愛路那片綠油油樹海。



市井小民最可愛

「識住過一個地方,大家都知什麼名, 樓高人擠路又險,再沒別位可以拼。」
1994年陳昇與黃連煜組的新寶島康樂隊,特地加入原住民的音樂元素,以「台北附近」刻畫出小人物在此傻傻又樂天的生活態度。
有時如果身在山裡,不一定看得清楚山的全貌,雖然大陸人在「台灣,最美的風景是人」書裡,戴上一支過度美化的眼鏡看台灣,卻也因為距離看得滿清楚:人人想當老板的大學生創業潮;過度八卦但自由的媒體;竟然在生活各處皆有愛心志工,包括義警、義交、學校的愛心媽媽;無所不在的民間信仰和廟,並在社會形成無形的約束力量,以及小清新小咖啡店背後的成熟慢活社會,由於再再與汲汲營營向錢看齊的大陸風氣不同,他們著迷於如此稀奇的文化,羨慕這城市中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百態。




在台北的一百種生活

「整個世界,停止,不轉動,很寂寞,
 走在海邊,數著,螢火蟲,好困惑,
想要的生活怎麼有一百種, 不想掉進這深深 漩渦。」
MV的時間慢慢走到現代,台北孕育出享樂的世代,盧廣仲的「100種生活」是年輕人共同的文化與記憶,熬完夜直接去吃早點,下午最愛泡在咖啡店,在家裡沒日沒夜巴著電腦打電動,永遠考前才到圖書館抱佛腳,夜衝到淡水追求人生記錄,在公車上不小心睡著的幸福,台北開始煩惱自己有多孤獨,手機有沒有電打卡,交不交得到男女朋友。



這個城市,如此燦爛

很喜歡好朋友卓威志2011年拍的蘇打綠「燕窩」, MV裡的台北,快與慢,前進與倒退,幸福與混亂並行,反映出每個人心中的時間觀不同,生活態度與目標也不盡相同。 在凌亂又宜人的城市,我們像燕子一樣築巢,把自己襄入生活的框框,保護家與身邊所愛之人。
即使巨大的燕巢最近佈滿各種紛擾,睡一覺起來自由與民主就被掠奪,到處聽到支持的聲音,反對的聲音,大人的聲音,學生的聲音,父親母親的聲音,政府官員的聲音,警察的聲音,學者的聲音,香港的聲音,對岸的聲音,遠在他鄉的聲音,威權的聲音,民主的聲音,憤怒的聲音,哭泣的聲音,人人感到焦慮而心痛,卻也意外的讓20世代與全民首次認真面對兩岸問題,長出新的台灣意識,也許我們身上佈滿了泥向前爬行,尚在命運的十字交叉口徘徊,我卻感到這個城市與國家,正因為真正的覺醒,以飛蛾撲火之姿耀眼綻放,燦爛無比。
「尊嚴,多麼地迂迴, 人總是費心愛著消逝的一切,
無畏,多麼地純粹, 讓我明知危險就往哪裡追。」



No comments: